生物多样性百科 | 黑翅鸢:秀恩爱?不!我们真恩爱!
2021-05-20

今天

要带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动物·黑翅鸢

黑翅鸢

Elanus caeruleus

黑翅鸢,隶属脊椎动物,鸟纲,隼形目,鹰科,黑翅鸢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食鼠爱好者,栖息于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山区、森林间,亚洲、欧洲和非洲都有分布,国内多地分布。照片摄于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黑翅鸢是一种小型猛禽,雌雄鸟差异不大。体长、翅长均为30厘米左右,翼展超过60厘米。从照片中黑翅鸢与爪下的老鼠作对比可以看出其体积的大小。

从外表上看,黑翅鸢长得和另一种小型猛禽隼很像,但体色更清爽。其头部前额处为白色,随后逐渐变为灰色。后颈、背、肩、腰,一直到尾上覆羽为蓝灰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为黑色。腹部为白色。

与黑翅鸢清爽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它们的猩红双眼,凌厉而冷酷,让人不寒而栗,昭示着它是凶猛的肉食性禽类。

作为禽类食物链顶级的存在,它们尖锐的利爪可以插入猎物体内,锋利的喙,能瞬间“拧断”猎物(老鼠)的头,并在极短时间内将其吞食,非常残暴。

因为体型小,它们飞行十分轻盈,常常悄无声息地在天空长时间地盘旋,它们当然也掌握滑翔的技巧,甚至可以像蜻蜓一样,通过高频率密集扇动翅膀,在空中悬停,这对鹰科猛禽来说,可是媲美杂技的飞行技巧。

如果看到一只黑翅鸢做出了悬停的姿势,那么它很可能已经锁定了猎物,即将发动突袭。行动时,它们以极快的速度俯冲,猎物往往来不及逃避就已被抓住了。

不同于捕猎时的凶狠,在对待配偶方面,黑翅鸢爱的认真。雌雄一旦彼此看对眼,就将不离不弃,终生相随。新婚之夜过后,它们会一起筑“婴儿房”。

一般,黑翅鸢会将巢穴筑在树上或较高灌木上,此时“夫妻俩儿”一起协作寻找枯树枝、细草根和草茎等材料,然后编织成一个较为简陋的鸟巢。

“婴儿房”筑成后,雌鸟将产出3至5枚蛋,“模范夫妻”会轮流孵卵和育雏,基本不会出现甩手掌柜的现象。雏鸟破壳而出,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喂养,便可单独飞离巢穴。

作为“强强联手”的“模范夫妻”,除了蜜月期恩爱异常外,其他时间会留有自己的空间,“我一直都在观察这对黑翅鸢,它们孵蛋结束后,突然有段时间,就看不见另一只鸟了,隔了几天它又飞回来。”摄影师汪金芳说,许是小别胜新婚,夫妻一见面就亲密地踩背(交配)。

上世纪80年代,黑翅鸢是非法鸟类交易的重点受害者,1989年它们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96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经过多年保护,如今黑翅鸢数量有所上升。

汪金芳,保山人。2005年起在工作之余拍摄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用镜头记录保山的独特美。


统筹:赵娟 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