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之魅 | 盾叶光叶苣苔:岩石上的“壮骨良草”
2024-05-14

编者按:苦苣苔科植物耐阴,花朵绚丽、形态多姿,是植物界公认的“脆弱之魅”。中国的苦苣苔科植物多生于石壁、树干、洞穴口等隐蔽脆弱的小生境。云南大围山地形地貌复杂、海拔落差巨大、水热条件充足、植被类型多样,造就了很多特殊的小生境,为苦苣苔科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红河州学习平台联合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推出“脆弱之魅”系列策划,旨在呼吁人们保护脆弱生境及区域内生长的植物。

盾叶光叶苣苔是苦苣苔科、光叶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形态

根状茎长约1.2厘米至2.5厘米,直径2毫米至4毫米。

叶基生,无毛;叶片呈椭圆形、披针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5厘米至12厘米,宽3厘米至7.2厘米,顶端钝尖,基部圆形,近全缘;叶柄盾状着生,长3.2厘米至9厘米。

聚伞花序,每个花序有1朵至5朵花;花序梗长14厘米至15厘米,疏被淡褐色长柔毛;苞片极小,早落;花梗长2厘米至3厘米,疏被腺状短柔毛。花萼裂片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圆形,长9毫米至10毫米,宽2毫米,顶端渐尖,外面疏被灰白色长柔毛,内面无毛。

花冠粗筒状,长3.3厘米至4厘米,呈淡紫色,外面被微柔毛,无斑点;筒长2.2厘米至3.2厘米,直径9毫米至11毫米。花丝无毛,花药卵圆形,长约2毫米;退化雄蕊长0.8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2毫米处。花盘环状,高约1毫米,边缘微波状。雌蕊被柔毛,子房狭长圆形,长1.1厘米至2厘米,直径2毫米至2.5毫米,花柱细,长0.7厘米至2厘米。花期9月至11月。

蒴果呈倒披针状长圆形,长4厘米至5.5厘米,直径3毫米至5毫米。果期12月。

分布和生境

盾叶光叶苣苔在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于蒙自市(模式产地)、屏边县,生于海拔1000米至1800米的石灰岩山地林中石壁上或石缝里。

生长习性

喜湿润的环境。

药用价值

全草可入药,具有强筋壮骨、止血补虚、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劳伤、跌打损伤、咳嗽、骨折等症状。

繁殖方法

种子、扦插繁殖。


【版权信息】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红河州学习平台、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联合出品

资料、图片来源:《云南大围山苦苣苔科植物》

统筹:张玉琴

策划:杨红伟 张玉琴

文案:孙云锋 蔡磊 张贵良 李杨

海报设计:张丹青

审核: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联系电话:0871-64124239

邮箱:xxqgyn@163.com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