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七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中国犀鸟谷”传来:中国犀鸟人工招引巢箱首次在野外成功繁殖出幼鸟!历经123天的孵化与育雏,新生命的诞生如同奇迹般闪耀,“保护生物多样性”在这一刻得到了生动诠释,科研人员辛勤付出有了最佳回馈。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被誉为“中国犀鸟谷”,这里是犀鸟的天堂。每当晨曦初露,犀鸟低沉有力的振翅声便打破了山林的寂静,在这片热带雨林的怀抱中,万物和谐共生,犀鸟以其绚丽的羽毛、庞大的体型和独特的生活习性,展现出大自然无尽的魅力与生机。

然而,这份美丽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犀鸟作为热带雨林的瑰宝,其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下降。在中国,云南与广西的少数地区成为它们最后的避风港,而盈江县更是这生命之舟的重要港湾。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鸟类,盈江县及其周边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保护区通过科学考察和监测,摸清了犀鸟在盈江县的分布和繁育情况,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次,保护区在犀鸟的主要活动区域设立了隐蔽的监测点,面向观鸟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开放,既满足了公众的观赏需求,又促进了科学研究的深入。
此外,盈江县还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杀和贩卖犀鸟等野生动物的行为。同时,通过开展生态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犀鸟等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而今,成效显著。犀鸟的数量在保护区内稳步增长,截至今年7月12日,2024年在“中国犀鸟谷”繁殖的28巢犀鸟中,仅有1巢在天然巢穴中繁殖的花冠皱盔犀鸟未出巢,其余已全部成功出巢。
这一数据不仅是盈江县生态保护的亮丽名片,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
惺惺相“犀”,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犀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家园,让这首充满美丽与奇迹的生命之歌永远奏响。
(云南省委网信办 指导 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 出品 部分资料整合自美丽盈江、光明日报等 插画、设计:潘彬琼)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联系电话:0871-64124239
邮箱:xxqgy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