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景 留下美好时光
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盈江勐弄风吹坡万亩马缨杜鹃花、昆明西华公园200棵垂丝海棠、富民赤鹫3000多亩樱桃花、施甸善洲林场东麓10万余株野樱花……阳春三月,一场场花海盛宴在彩云之南接连开启,无数游人纷至沓来。
携程数据显示,3月以来,平台上“赏花”搜索热度环比上涨超300%,且同比增长超2倍,赏花景区门票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约50%,“圆通樱潮”、罗平油菜花海等云南风光频频登上热榜。在云南省众多赏花目的地中,不少景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活动、产品、业态开发上别出心裁,相比往年更加吸睛。

“圆通樱潮”是昆明著名的园林景观,2017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园内2000余株精心培育的樱花和海棠目前已竞相盛放。为推进“圆通樱潮”品牌打造,今年的昆明市第二十四届樱花节暨云南省第九届“圆通樱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樱花+”为主线,联动相关企业推出包含樱花主题巴士、樱花主题邮局、游园护照打卡集章以及樱花文创雪糕、特调咖啡、酸奶、矿泉水等在内的玩法和产品,同时举办非遗体验、随手拍征集、文艺展演、主题集市、直播互动等活动,升级赏樱体验。活动开幕式上,7位圆通风华70年“我与圆通山的故事”主题征集活动获奖代表共同上台,以自己的视角讲述圆通山70年来的变迁和与家人、朋友在圆通山留下的美好时光,引起大家共鸣,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近日,一组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春景的图片很受网友喜爱。图片里,白犀牛和毛领鸽在樱花下安逸自在地生活,相映成趣。眼下的太阳河森林公园,棠梨花纯白似雪,杜鹃花艳丽绽放,广袤森林与满树繁花交织,让这里的春天显得尤为迷人。抓住市场机遇,太阳河森林公园一方面策划推出更多专职导师科普导览项目,搭建深度立体的森林体验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员工技能培训,完善硬件设施、服务流程,保障游客安心、放心、开心、舒心、暖心。
相关机构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云南作为赏花游大省,产品业态推陈出新、花样百出。周边赏花游和长线赏花游同时火热,也带动了旅拍、自驾等相关产业。从携程平台的预订情况看,昆明入围今年春季国内热门自驾赏花目的地,“罗平螺丝田—元阳梯田—阿者科蘑菇村—弥勒东风韵—宜良樱花谷”入围国内热门自驾赏花路线。(作者:朱海)
花消 增添别样色彩
“云南十八怪,鲜花论斤卖”,可见云南鲜花之多、销售之热。去年以来,记者在云南省内走访中发现,除了传统的交易市场和商店,鲜花也持续出现在一些便利店特别是连锁便利店的货架上,形成一道别样风景。

“全国范围内的7-Eleven便利店,只有云南的门店零售鲜花。”该品牌云南特许经营方、云南强林乐家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建帆向记者介绍了全省门店鲜花零售情况。
“云南全年花开不败,地处产区的优势,解决了运输、保鲜等问题,为门店长期销售鲜花奠定基础。”卢建帆表示,云南是旅游大省,鲜花是云南的特产,连锁便利店上架鲜花,方便外地游客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购买,也为宣传云花、突出云南特色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昆明是云南旅游的中枢,因此我们精选了主城区30家门店,更近距离地把鲜花的美好传递到顾客手中,也带动了供应商和种植户发展。”卢建帆说,鲜花供应链体系相对比较复杂,除了良好的仓储和冷链物流,还要有适宜的环境温度。“作为全球连锁的便利店品牌,我们将继续研发产品、完善场景并总结推广经验,让云花进入全国更多7-Eleven便利店。”
在云南,鲜花除了能赏,还能吃。“怎么把春天吃进肚子里,去昆明的农贸市场就可以。”正在昆明旅居的黑龙江游客王爽每周都会去篆新农贸市场逛逛,离开时手里总提满了春花、春菜。“农贸市场的色彩和味道非常丰富,芦荟花、金雀花、棠梨花、海菜花、芭蕉花争相上市,被摆在摊位上最显眼的位置,周围消费者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幅幸福生活的场景。”她说。
普洱茶马古道景区内,一桌百花宴挑动着食客的味蕾。“春吃百花,是普洱人‘顺时而食’的一大习俗,将形形色色的花朵搬上餐桌,制成色香味俱全的‘百花宴’。其烹饪方法之奇妙,吃花习惯之独特,口感之诱人,非亲临而不能想象,非亲尝而不可感知。”景区相关负责人绘声绘色地说。走进茶马古道景区,一半是百花齐放,一半是春茶事忙,既吃花又品茶,花与茶这两大云南味道的联动,更为春天增添了别样色彩。(作者:朱海)
花艺 扮美艺术生活
云南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花园”,具有开展花艺活动、发展花艺产业的天然条件。每到鲜花烂漫的春季,全省各地都会开展形式各异的花艺活动。今年,由于规模、规格、专业性等方面突出,2024年昆明市市直机关、呈贡区女职工插花花艺大赛受到业内外特别关注。

此次比赛共组织300余名女职工参加,参与人数多于不少同类比赛。活动流程简洁明了、组织专业规范,共设立昆明市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呈贡区总工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邀请了陈子牛、王玉平、胡赛忠等10位业界专家担任评委,保障培训和比赛效果。
昆明学院副教授、国家插花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高级考评员陈子牛对选手进行了指导培训,国家二级插花花艺技师罗兴、朱晓洪同时进行操作示范。活动共准备3个款式类别的花材,随机布置于竞赛场地,选手需要根据抽到的花材,在60分钟内构思、制作自己的插花作品。
比赛现场,选手们抽取号码牌入座,使用辅材和工具,裁剪花材、搭配花色、发挥创意,在花篮、抱抱桶等容器中创造出一件件精美别致、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宽敞的活动空间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最后,选手们分别为自己的作品取一个艺术化、表达立意的名称,并填写作品卡进行创意说明,供评委评分。
“相同的花材、相同的器皿,通过不同选手的创作表达,呈现出造型各异的姿态,充分展示着选手的知识素养、艺术技艺、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理解,总体质量较高。”陈子牛说,插花艺术离生活并不遥远,平时在家可以利用普通的花材,自己搭配直立、平卧、倾斜等样式,放在门厅、餐桌等处,调节气氛,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在参赛选手何雪昆看来,插花活动是繁忙工作中一种有效的调剂身心的方式。“插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插出独属于自己的花束时,就会感觉非常开心,心态也年轻了。”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常年盛开、无处不在的鲜花是春城昆明最亮眼的名片之一。相关人士认为,插花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和花卉产业链下游的活动,与云南具有极高的适配性,有助于传播花卉文化、培养消费习惯、挖掘市场潜力,推动云花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
插花花艺大赛作为昆明市的保留项目,至今已连续开展3年。市直机关、呈贡区总工会每年宣传发动女职工积极参赛,随着活动知晓率不断上升,参与人数逐年攀升。“此次比赛也是围绕打造春城花都主题IP,更好发挥艺术作用,以不同业态赋能优质资源,带动文旅融合的探索。”比赛组委会负责人马忠丽说,未来主办方将联动全市更多地区、单位,进一步优化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插花艺术走入更多群众的生活中,用艺术助力地方重塑。(作者:朱海 马忠丽 仝石平)
湄公河旅游公司:保护性开发带动 文化传承群众增收
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离不开广大市场主体凝聚合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旅游在云南大有可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湄公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企业多年来在云南开展生态旅游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湄公河旅游在云南开发建设有云南野生动物园、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普洱茶马古城旅游小镇、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普洱小熊猫庄园森林度假酒店等项目,主要分布在昆明、普洱等地。企业坚持倡导和推广“保护性开发”模式,在保护原始森林、野生动物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力求让更多旅游者体验彩云之南最自然、最生态的风光和文化,享受高品质的服务。
企业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周边乡村各族群众的利益,在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旅游带动整个村寨脱贫。多年来,企业坚持建设生态旅游项目的选址应毗邻少数民族村寨和农业合作社,优先吸纳周边村民就业,项目当地员工人数占总员工数的60%以上,依托旅游产业功能,为所在地乡村赋能,促进周边村寨农家乐、民宿、咖啡、茶等产业发展。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企业先后组建7个少数民族艺术团,为全国游客献上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盛宴。先后打造“普洱茶马古道”情境秀、“穿越时空的马帮”沉浸式演出以及“马帮情歌”水舞秀等旅游文化演艺类节目,积极参与各类民族节日活动,为民族文化传承献计出力。
“跟着本地人游本地”“体验式探秘丛林”等系列活动是湄公河旅游的一类热门产品。企业旗下各景区深挖资源文化与景观特色,相比观光休闲式的传统旅游方式,构建更有深度的内容体系,通过专职导师的带领,完成更加深入、更为有趣的切身体验。相比传统导游模式,体验导师能在千人千面的市场环境下适应不同游客的喜好,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服务。其中,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动植物爱好者组成的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森林体验师及其带领游客开展的“森林夜游”“绝版木刻”“丛林飞跃”等活动,在今年春节期间深受欢迎。
“少数民族艺术团、专职导师等项目,是企业致力于拓展‘旅游+文化,+研学,+体育’等业务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该负责人说,湄公河旅游近年来利用异业赋能景区资源与产品,丰富景区消费内容,为企业经营和所在地发展创造了更丰厚的价值与收获。(作者:朱海)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联系电话:0871-64124239
邮箱:xxqgy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