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云南 | 德宏盈江:打响犀鸟名片,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
2025-03-06作者:晏金成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丰富的鸟类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理念,立体化展示犀鸟IP文化,提升“中国犀鸟谷”和“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品牌影响力,推动盈江观鸟旅游持续发展。近日,《人民日报》刊文《飞鸟翔集致富路》,点赞盈江县因地制宜发展观鸟产业,带动生态旅游,蹚出一条发展新路子。

尹以祜 摄
尹以祜 摄

以打响犀鸟名片 引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深走实

盈江县太平镇石梯村因商队为通行在陡峭山崖上开凿出的石头阶梯而得名,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出境的重要通道。“雀鸟飞不过潼关”的石梯从不缺鸟,石梯有记录的鸟种超过450种,全国鸟类物种中近1/3在石梯可拍摄到。其中,冠斑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双角犀鸟3种犀鸟在石梯村都有稳定的繁殖点。为此,盈江县委、政府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推进人工巢穴、犀鸟保育、鸟类跨国联合保护等生态保护项目,合理规范设置鸟塘,实现观鸟和护鸟良性循环。值得点赞的是,太平镇石梯村将爱鸟护鸟要求写入村规民约,采取“汉语+民族语言”“文艺+宣讲”等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村民放下了油锯、兽夹等“家当”,投身于生态保护中,实现了“旧习惯”向“新理念”的蜕变。

石梯村在开启观鸟旅游后,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图为2016年9月正在建设中的石梯村。尹以祜 摄
石梯村在开启观鸟旅游后,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图为2016年9月正在建设中的石梯村。尹以祜 摄

以打响犀鸟名片 提升犀鸟文化穿透力和影响力

犀鸟是爱情忠贞的象征,有较好的文化穿透力和影响力,是盈江推进文化品牌战略的形象载体。2024年,盈江提出“中国犀鸟谷 美丽大盈江”的形象推介口号,推动以犀鸟为核心的城市形象IP构建,打造文化标识、讲好盈江故事、建好精神家园。景颇族群众视犀鸟为吉祥鸟,奉为图腾,景颇族目瑙纵歌舞场的墙壁绘画和雕塑都有犀鸟形象,犀鸟文创、犀鸟空中课堂、犀鸟音乐节等犀鸟文化绘就百姓吃穿住行新画卷。盈江先后举办六届国际观鸟节、两届犀鸟论坛和一届犀鸟保育国际研讨会,以平台搭建推动犀鸟文化影响力提升,向世界讲好犀鸟故事。202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与CGTN主持人田薇探访盈江石梯和大盈江湿地,CGTN《探寻卓越之路》微纪录片向全球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之美,以盈江河燕鸥为原型设计的主题胸针“飞”进了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王金云 摄
王金云 摄

以打响犀鸟名片 带动生态旅游产业向上向好发展

盈江县委、政府结合群众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实际,开展自然保护公众教育,发展以观鸟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石梯村的民宿几乎天天客满。10年来,盈江发展观鸟经济卓有成效,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给村民带来信心和决心。数据显示,2015年,石梯村的300多名村民有一半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2024年,石梯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不足0.2万元增长至1.33万元。盈江开辟了那邦镇那邦村、云南盈江国家湿地公园等多条观鸟路线,大力发展“鸟类经济”,让更多人共享盈江生态资源,让“观鸟+旅游”成为盈江享誉国内外的一张名片。盈江“石梯生态经验”成功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典型案例。

正在石梯村观鸟的观鸟爱好者。
正在石梯村观鸟的观鸟爱好者。

盈江的故事,从一只犀鸟开始;盈江的文化,因犀鸟而娓娓道来。新的一年,“中国犀鸟谷”的一窝窝犀鸟会破壳而出、飞向蓝天,石梯村民的客栈将迎来送往、络绎不绝。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联系电话:0871-64124239

邮箱:xxqgyn@163.com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