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云南 | 麻栗坡、马关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鼬獾
2025-05-27作者:胡眼 王光正

近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工作人员整理红外相机视频时,发现拍摄到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鼬獾的活动影像。

鼬獾,是食肉目鼬科鼬獾属哺乳动物。鼬獾体躯粗短,鼻端尖,耳小,呈圆形;四肢短,前爪比后爪长两倍;头、嘴和四肢外侧呈鼠灰色,下颔、腹和四肢内侧呈浅黄或灰白色,尾尖及尾腹面为白色;全身绒毛呈白色或浅灰色,两眼和两耳间有方形白斑,从头顶向后至脊背有白色纵纹,全身被毛较粗,冬季被毛变灰色。因身体既像鼬,又似獾而得名。

鼬獾夜行性,入夜后成对出来活动,凌晨回洞,个别活动和觅食时间可达拂晓。白天一般都隐居洞中,偶尔亦在洞穴周围的草木丛休息。若遇惊动,便潜入洞中。鼬獾活动的季节性变化较明显,春、冬季节常活动于阳坡林缘和灌丛间;夏、秋季节多活动于阴坡林内和河谷的灌丛间。喜好在干涸的水沟或小溪边觅食,用脚爪和鼻吻扒挖食物,常留下半月形的翻掘泥土的痕迹,活动范围小而固定,出入循一定路径,依河沟谷地的坎壁下或小山梁边往返穿行而留下显著的“兽径”。活动较迟钝,行走时腹部几乎贴地,常以鼻贴近地面搜索前进。

据了解,鼬獾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这是首次在麻栗坡、马关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鼬獾,完善了保护区对这一物种的监测资料,有助于制定科学的监测方式和保护措施,也为后续研究其生活习性、物种分布和种群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联系电话:0871-64124239

邮箱:xxqgyn@163.com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