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云南 | 红河个旧:人工育苗移栽 董棕回归自然
2023-08-03作者:李健 陈俊

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将一批人工培育的董棕苗移栽至个旧市董棕市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通过人工育苗移栽的方式,董棕苗陆续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有效保护了个旧市的生物多样性。

个旧市董棕市级自然保护区
个旧市董棕市级自然保护区

董棕树形优美,四季常绿,为棕榈科鱼尾葵属常绿乔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个旧市是董棕的原生分布区之一,保护区位于红河北岸连绵逶迤的群山之中,共有3700余棵董棕分布于此。

保护区内的董棕
保护区内的董棕

董棕为种子繁殖,是一次性开花结实植物,自然结实率和发芽率较低。“通过人工培育董棕苗,再移栽回保护区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董棕的成活率,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个旧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秦勇介绍,进入雨季以来,林草系统的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当地村民在保护区内对董棕进行移栽,目前已移栽600余棵董棕。

董棕移栽
董棕移栽

为了更好地规范保护区管理,个旧市严格执行日常巡护制度,同时还对保护区进行了勘界立标,设立界桩和宣传碑牌,呼吁群众爱护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的董棕
保护区内的董棕

董棕作为自然界的宝贵遗产,生动反映了大自然变迁的痕迹。为了更好地保护董棕林,个旧市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保护区内的董棕和其他动植物资源得到持续良性发展,使个旧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