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七彩云南,美丽乡村。在云南,数百上千的特色美丽乡村如璀璨繁星一般,这些乡村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能让人们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是无数人向往的心灵蜗居之所、乡愁依归。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楚雄州学习平台、大理州学习平台、文山州学习平台、临沧学习平台,推出“‘村’游云南”系列策划,带您走进树绕村庄、林茂物盛、民族风情浓郁且人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风景好的宝藏乡村。
本期我们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委会凤阳邑村。

凤阳邑村位于苍山佛顶峰下,南临南诏国都太和城遗址。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历史上曾经以烧制砖瓦陶罐为主,被叫作“砖窑”,后来取“丹凤朝阳”之意,改名为“凤阳邑”。

穿村而过的长1900米的茶马古道则更为久远,它始建于汉代,成形于南诏大理国时期,是滇藏茶马古道大理段的一部分,也是南诏最早的城池太和城和阳苴咩城官道。过去,一队队马帮便是沿着这条道路将茶叶、盐、糖等物品带去藏区,再将马匹、牛羊、皮毛带回,因此得名“茶马”。时至今日,古道上仍能看到当时马帮留下的痕迹。

走进凤阳邑,便仿佛走进了一段静谧的时光中。每一处都能感受到历史冲刷过的沧桑与厚重,仿佛还能听见来往马蹄嗒嗒、马铃叮当的脆响声。

在古道两侧,可见高低错落分布的土库房。早期的白族民居采用石材修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冉羌众皆依山居上,垒石为室。”这些建筑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厚重斑驳的墙壁历经时光洗礼,记载着白族人民的建筑文化,它外观较为厚重、封闭,构架的处理相对简单,檐口以下皆用条石或卵石垒砌而成,应了“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

凤阳邑的自然和宁静吸引了各地艺术家落户于此,有的开扎染手工小店、个人品牌服装店铺,有的开民宿小院和茶馆,千年茶马古道依然生机勃勃。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在凤阳邑取景后,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美丽的村落,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感受茶马古道跨越千年的灿烂文化。

如今,茶马古道上依然响着阵阵清脆的马铃铛声,铃铛声中的故事却不再是“男人赶马,女人背盐”,而是茶马古道上的古韵今风,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大理州学习平台联合出品
统筹:唐莉娜 李怡
策划:李怡 彭娜 林芩锐 许茹芸
本期文案:韩玉婷
美编:罗双美 张艳萍
(资料来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大理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