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壁关生物志 | 植物界的“丁克”一族——云南蓝果树
2023-11-17

编者按: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云南省海拔高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3194.6米的高差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观,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这里,一棵树的崛起便有一座森林的希望,一群飞鸟掠过就能覆盖整片天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更是常态。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德宏学习平台联合推出“铜壁关生物志”系列策划,带你走进神奇生物的栖居天堂,邂逅人间秘境的生命之美,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云南蓝果树。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木兰纲山茱萸目蓝果树科蓝果树属植物,别名毛叶紫树。大乔木,高25—30米,胸径约1米;树皮深褐色,常现小纵裂;小枝粗壮;叶厚纸质,呈椭圆形、倒卵形或稀长椭圆形,长15—22厘米,宽8—12厘米。

云南蓝果树的花属单性,雌雄异株,主要靠昆虫授粉结出果实,如果一片区域内都是雄株或者雌株,没有昆虫来帮忙授粉,它们开花后就不会结果。因此,云南蓝果树的结果率极低,自然繁殖能力几乎为零。云南蓝果树花期在3月下旬,果期在9月,在新叶萌发及深秋落叶时变为红色,而其果实成熟时又呈现出美丽的深蓝色,观赏价值很高。

云南蓝果树于1977年在《云南植物志》(第一卷)中发表为新种,同时也是极小种群物种,199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物种,1999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中国热带北缘的特有种,对于区系研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云南蓝果树分布零星、数量极少,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截至目前,其标本仅采集于滇南西双版纳州(普文、勐罕)和滇西南德宏州(盈江、瑞丽、陇川)。据调查统计,德宏的分布点共有6个,主要位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盈江片区和瑞丽片区南宛河边,以盈江片区发现的云南蓝果树分布点和数量居多。

针对云南蓝果树种群现状及其致危因素,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云南蓝果树分布地建立了保护小区,对其进行挂牌保护。同时,加大枝条采集、种子收集力度,以人工增加植株数量的方式逐步恢复和重建云南蓝果树种群。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德宏学习平台联合出品

统筹:唐莉娜 赵玮 杨清舜 杨正华

策划:李怡 郭正权 刘亚旭 李正涛

文案:杨曦萌 何真玉 赵玮宇

编审:彭娜 彭雪青

海报设计:李国朝

审核: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 龚强帮

资料来源: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