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持续加大对绿孔雀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绿孔雀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楚雄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驰而不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楚雄州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荣誉称号,大姚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双柏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单位148个,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双柏县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区范围从10391公顷扩大到17534公顷。成立绿孔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常年聘请护林员和专职绿孔雀巡护监测员,实现监管责任、巡护区域、排查登记等工作全覆盖。连续实施绿孔雀极小种群保护、全境范围监测等项目,建设绿孔雀饮水点、投食点,建立观测点,安装红外相机,修缮巡护步道,不断提升监测管护能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与绿孔雀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持续开展“保护绿孔雀、双柏在行动”主题宣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绿孔雀行动,让爱鸟、护鸟成为行为自觉。

目前,楚雄州“绿孔雀家园”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绿孔雀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境内绿孔雀种群数量由2015年的56只增加到2021年的267只,其中保护区范围内的种群数量为24群160只。同时,拟设立“昆明慈善·双柏县绿孔雀濒危物种保护冠名基金”,筹集资金用于绿孔雀种源繁育基地和遗传资源基因库、补食台、补水点建设,绿孔雀种群监测、习性、栖息地调查等科考科研,绿孔雀抢救性保护及野化放归,构建覆盖绿孔雀重要栖息地保护网络等,持续推动绿孔雀保护在全社会成为共识、成为自觉、化为行动。绿孔雀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种群逐年复壮,种群栖息地不断向外延展扩散,为楚雄州打造“绿孔雀之乡”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