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球春晚欲生寒,满树玲珑雪未干。落过杨花浑不觉,飞来蝴蝶忽成团。”从古至今,绣球花的美丽,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之一。每年5~7月,在云南的许多公园里,这种美丽的花朵正簇拥在一起,享受着盛放的时光。
绣球花,学名八仙花,又名紫阳花、七变花、洋绣球、粉团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

关于八仙花之名,据说八仙到瑶池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回程途经东海。东海龙王的儿子看到何仙姑容貌美丽,竟将她抢到了龙宫中。其他神仙大怒,各显神通大闹东海。为表歉意,龙王向八仙献上了鲜花。八仙见那花儿团团锦簇,宛如个大绣球,颜色又绚丽多彩,便将其带回神州,种在百花园中供人们观赏。人们知道这种花儿是八仙带来的,所以又把她叫作“八仙花”。虽然这个说法无从考证,但此花的花形,正与其“美满团聚”的花语相得益彰。

绣球花是一种多年生的花木,于夏季开花,花于枝顶集成聚伞花序。花初开时带绿色,后转为白色或其他鲜艳的颜色,具清香。绣球花的花期通常持续2~3个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此花几乎全为无性花,我们以为是美丽“花瓣”的部分,其实只是萼片而已。

绣球花原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中国栽培绣球花的时间较早,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都离不开绣球花,多为盆栽或成片栽植。和野生绣球花不同,人工培育的绣球花花大色艳,走进由绣球花布置成形的花卉景观,就如同走进了色彩的海洋。

由于绣球花对土壤的pH值非常敏感,因此绣球花的花色非常繁多。粗分可分为蓝色、粉色、白色、紫色和红色等,细分就难以说清楚到底有多少颜色。红色的绣球花喜气热闹,多被用在年节喜庆的氛围之中,而白色的绣球花总是出现在西方的新娘捧花之上。

除了观赏以外,绣球花还是一种全株供药用的植物。在民间,绣球花常被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眼目赤肿和乙型肺炎等疾病。
资料来源: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 都市时报
统筹:唐莉娜
策划:赵玮 和晓
审核: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何瀚
文字整理:江昱霏
海报设计:张艳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