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石斛是非常名贵的药材,首次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石斛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石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能构造出独特的“斛”状花形,以及斑斓多变的色彩,给人热烈、亮丽的视觉感受。素有“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美誉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延的高黎贡山山系,气候、雨量、海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龙陵拥有石斛42种,占全国分布种类的54%。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学习强国”保山学习平台推出“科普云南·仙草奇缘”系列策划,带你了解不同种类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棒节石斛,又名蜂腰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附生草本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属于濒危(EN)。

形态特征
棒节石斛,茎直立或斜立,节间扁棒状或棒状。叶革质,披针形,先端不等侧2裂。总状花序通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朵花;花白色带玫瑰色先端;中萼片呈长圆状披针形;侧萼片呈卵状披针形;萼囊近圆筒形;花瓣呈长圆形,基部稍收狭为短爪;唇瓣近圆形,先端锐尖带玫瑰色,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唇盘中央呈金黄色,密布短柔毛。花期为3月。

产境分布
产于云南南部。生于海拔800—900米的山地疏林中树干上。缅甸、泰国、老挝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
具有抗炎、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活性。
食用方法
煮水、煲汤、泡花茶等。
民间历史
据龙陵县石斛研究所调查,棒节石斛是石斛花卉的主栽品种之一,民间广为栽培用于观赏。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保山学习平台 联合出品
统筹:唐莉娜 李怡 杨彪 杨姚春
策划:杨庆霖 周莹 贺彬
资料来源:龙陵县融媒体中心 龙陵县石斛研究所
文字整理:李能波 廖勤昌
海报设计:贺彬 张艳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