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云南 | 德宏发现拟树蜥属新种——景颇拟树蜥
2024-07-26

近日,来自青海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分类学者在国际知名动物学期刊《Animals》上报道了一种来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拟树蜥属新种。因发现新种所在的地区主要为景颇族所聚居,同时模式产地德宏州也是中国景颇族的主要聚居区,研究人员将此新种命名为“景颇拟树蜥”。

景颇拟树蜥。
景颇拟树蜥。

拟树蜥属是一类生活高度隐蔽且习性难以捉摸的小型蜥蜴,广泛分布于南亚至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目前至少包含21个独立种,其中在中国至少分布有4种。由于该属中的许多物种行踪难以捉摸、样本收集困难,缺乏足够的样本进行修订和研究,因此目前拟树蜥属中的许多物种其分类地位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2024年的野外调查中,研究人员在盈江县采集到总计4号雌性拟树蜥属标本,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其与已知的任何一种同属物种不同。因此,根据新采集的4号标本,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一新种——景颇拟树蜥。

景颇拟树蜥模式标本(左侧为活体照,右侧为标本照)。
景颇拟树蜥模式标本(左侧为活体照,右侧为标本照)。

景颇拟树蜥体形较小,体背由浅灰褐色(浅色态)至棕褐色(深色态),体背鳞片大小不均,排列无序,中部具4枚黑褐色不规则大斑;眶下至上唇间具3—4完整鳞行;鼻鳞至眼前角间具鳞5—7枚;眼眶前缘至后缘间环绕约8—11枚鳞;具横向喉褶;具肩褶;颈鬣单行,由3—5枚特化的鳞片组成;背鬣单行,由一行强烈起棱且扩大的鳞片构成,背鬣不连续,两侧各具一行扩大且平行的鳞片;内唇蓝色,舌黄色,口腔内蓝黑色至黑色。

目前,该新种仅在模式产地盈江县发现,分布海拔约为1000米,所在生境为保存完好的热带山地雨林。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青海大学标本馆。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联系电话:0871-64124239

邮箱:xxqgyn@163.com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