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蛇头蛾身,云南昌宁发现“双蛇头”乌桕大蚕蛾!
2023-07-06作者:杨春含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南部的更戛乡,境内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623米。全乡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四个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9.5度,境内气候多样,雨量充沛,给动植物带来了优越的生长环境,有森林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68%,活立木蓄积量310多万立方米,是昌宁县最大的林区。

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生长、生活着丰富的动植物,有野生稻、野生芒果、野生荔枝、野生茶叶等原生植物,还有红椿、楠木、香樟等几十种珍稀树种。也有麂子、猴子、野鸡和孔雀,另外还有熊、豹、野猪、野羊、岩羊、穿山甲、刺猬等野生动物,也是一个野生菌类、野生药材的宝库,更是鸟的天堂,昆虫的乐园。

在立达村就发现了世界最大的蛾子——乌桕大蚕,据介绍该蛾是鳞翅目大(天)蚕蛾科的一种大型蛾类,翅展可达180—210毫米。其翅面呈红褐色,前后翅的中央各有一个三角形无鳞粉的透明区域,周围有黑色带纹环绕,前翅先端整个区域向外明显地突伸,像是蛇头,呈鲜艳的黄色,上缘有一枚黑色圆斑,宛如蛇眼,有恫吓天敌的作用,因此又叫作蛇头蛾。幼虫主要寄生在乌桕、樟、柳、大叶合欢、甘薯、狗尾草、冬青、桦木等植物上。

乌桕大蚕蛾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中国境内,但是我国境内的数量稀少,这种蛾类十分珍贵,属于受保护的种类。曾于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由于长年得到保护,人工养殖的发展,种群数量的增加,于2023年6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17号公告,已不再被列入“三有名录”保护物种。但乌桕大蚕蛾在昌宁的发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有十分重要意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