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片区是我国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该片区共记录有469种鸟类,占云南省鸟类种数945种的49.6%,占全国鸟类种数1505种的31.2%。“学习强国”怒江学习平台开设《怒江·珍鸟翔集》栏目,刊发全国各地生态摄影爱好者在怒江境内拍摄到的各种鸟类的精彩图片和视频,增强社会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使“爱鸟护鸟”理念深入人心。今天带来银耳相思鸟。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春日画卷中,最动人的景致莫过于那漫山遍野的木棉花。而在这绚烂的花海之中,银耳相思鸟的倩影,更是为这幅画卷添上了灵动的一笔。它们在怒江的木棉花间穿梭,轻盈地跳跃于枝头,每一次振翅,都像是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流淌的清泉,又似晨曦中飘荡的轻纱,带着一丝温柔与细腻,与木棉花的热烈相互交织,奏响了一曲春日的赞歌。而银耳相思鸟在花间穿梭时,那灵动的身影与木棉花的热烈相得益彰。它们时而停在花蕊之上,用尖尖的小嘴轻啄着花蜜,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在品味着大自然最甘甜的馈赠;时而又在花瓣间跳跃,翅膀轻轻扇动,带起一阵微风,吹动着木棉花的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在与这花儿共舞。


当阳光透过木棉花的枝叶洒下,金色的光芒与银耳相思鸟的银羽相互辉映,它们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成为这怒江春日里最耀眼的存在。它们在花间追逐嬉戏,那欢快的身影如同一个个跃动的音符,为这宁静的山谷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而木棉花则像是这舞台的背景,用它那热烈的红,衬托出银耳相思鸟的灵动与优雅。在这怒江的木棉花间,银耳相思鸟无疑是那最美的风景。它们以一种独特的姿态,诠释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它们的美,不仅仅在于那灵动的身姿和悦耳的歌声,更在于它们与木棉花之间那种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关系。


银耳相思鸟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怒江春天的使者,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

据资料显示,银耳相思鸟其显著特征是耳羽银白色,头部黑色,前额橙黄,背部橄榄绿,喉部和胸部橙红,翅膀带有红色斑块。雄鸟具有鲜明的黑冠,前额有一小片橙黄色,耳羽银光闪闪,颈背铜红色,胸腹部橙黄色,上体灰色橄榄色,翅膀基部有红色斑点。雌鸟颜色较为暗淡,喉部和胸部颜色较浅,翼斑和黄色边缘较不明显。幼鸟比成鸟更暗淡,头部黑色较不鲜亮,体色更显模糊。


银耳相思鸟的栖息地跨越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至东南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南部及东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它们偏爱海拔2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竹林边缘及灌丛,尤其钟情于林下植被茂密、湿度较高的环境。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联系电话:0871-64124239
邮箱:xxqgyn@163.com